处身汉末,有些技术必须要研发出来,造纸术便是其一。
汉末的造纸术刚稳固了技术基础,但造纸技术还远未至成熟阶段,汉代的纸无论产量还是质量,远无法跟后来的唐宋相比。
而纸张又是如此重要,纸张乃是大兴教育和提高理政效率的重要工具。
造纸术的重要性在百术之首,其意义和重要性超过了所有军事技术。
所以,在忙完了酿酒术之后,这日,李孟羲又找来许多造纸匠人,准备开始造纸事宜。
汉代的造纸术,成熟的技术改进自蔡伦,记得历史课本上说,蔡伦用网树皮麻布等来造纸,大大降低了造纸的成本,使纸张得以普及开来。
问过一干匠人,匠人们的造纸方法,跟蔡伦纸的方法无甚区别,匠人们也都说用麻或者树皮破布来造纸。
收集了匠人们的方法,整理得造纸术流程大抵如下。
第一步,将生麻沉到塘底,泡个一年半载捞上来。
第二步,将泡好的麻拿铡刀铡碎,铡成碎末,然后放大瓮里煮,一煮便是好几天。
第三步,浆煮好之后,拿一个薄纱网,把浆滤一遍,只留下浆水,其他的杂物滤掉。
第四步,浆水倒入一个大槽里,再拿一个木框纱网去抄浆水,抄上一层浆水之后,就端起放一边,等晾干揭下来,就是纸了。
蔡伦纸的酿造流程李孟羲已了解清楚了,他大致明白了原理,造纸核心过程,其实就两步,第一步,把麻或者麻布或者树皮等植物的东西,打碎熬成浆,然后把浆弄薄薄一层,等着干了就成了纸。
原理如此,不难理解。
然而蔡伦纸的第一步程序,李孟羲就有些不明白了。
匠人们所说,得把生麻泡水塘里泡一年两年再捞出来。
这不是一个月半个月,是一年两年啊,工期长的过分。
李孟羲皱眉,问向一众匠人,“为何要把麻往池塘里泡?还得泡一年?少泡些时候不行吗?”
“不能,泡的不够时候,麻就煮不烂,出不来浆。”
“对!泡的时候越长越好。”
……
匠人们的意见一致,都说麻必须得泡水里。
李孟羲皱眉再问,“那……树皮呢?麻布呢?鱼网呢?也得泡水里?”
匠人们便笑了,“麻布不也是麻?鱼网不也是麻?也是得泡,树皮泡的还得时候长呢!”
好了,问完了,人家造纸匠人说,造纸的话,必须得把材料经年累月的泡到水里,不泡够时候,决计造不出纸。
李孟羲迷茫了,他想不通,为什么非要将麻往水里泡?其中原理是什么?
是要把麻泡软?
可也不对啊。
如果是把为了把麻泡软,那何不直接煮呢,要知,水一煮,煮的时间长了,什么植物结构都得煮成湖湖。
然而匠人说,不泡就没办法造浆。
怎么也想不明白的李孟羲,只好先草草的将造纸匠人们编在一起,成立了新的一营,然后发给匠人们一些生麻鱼网破布之类的,让匠人们自己个找地方沉塘去。
按匠人们的造纸流程,只要这些生麻鱼网破布之类的啊沉到水塘里,然后,一年两年之后,就可以造纸了。一年两年之后……
李孟羲回到了城主府,坐在门槛上,看着院子里的纷扬的雪发呆。
小砖回来了,到了中午了,学堂下课了。
小砖一回来,看见哥哥坐在门槛上,小砖欢快的跑过来,也坐在门槛上,挨着李孟羲坐下。
然后,小砖开心的说着上午学的东西,哇啦啦的说了一大堆。
突然,小砖停下了。
小砖身体前倾,侧过头,盯着李孟羲看了一会儿,“哥哥。”
“嗯?”李孟羲看了过来。
“哥哥,你是不是不开心吗?”小砖问。
“没有啊?”李孟羲奇怪。
“那你为什么,就这样。”小砖学着李孟羲,做了一个皱眉的样子。
小砖学的可像了,一下就把李孟羲逗笑了。
“哈哈!”李孟羲抬手摸了摸弟弟的小脑袋,“哥哥在想事呢,好郁闷奥。”
李孟羲说是在想事情,小砖便一副懂了的样子。
“那哥哥,你在想什么吗?”小砖过来抱着李孟羲的胳膊,奶声奶气的问。
“哥哥在想,为什么造纸的时候,要把麻往水里泡呢?”说着,李孟羲笑笑,捏捏弟弟的脸,“你说,为什么?为什么要泡水?”
小砖认真的想了想,“是洗澡吗?”
“哈哈,不是洗澡。”李孟羲乐了。
“那,是不是要喂鱼吗?”
“也不是。”李孟羲依然摇头。
麻泡到水里,跟喂鱼没关系,肯定没关系?难道说,麻之所以泡水里,是因为池塘里的鱼把麻的皮吃了,然后麻才容易熬成浆?
怎么可能是这样,先不说鱼吃麻不吃,就算鱼真吃麻皮,那何不直接手工把皮扒了,何必靠鱼。
跟鱼没关系,麻也好,树皮也好,泡水里,肯定不是为了让鱼去吃。麻和树皮不在鱼的食谱之中。
几乎没有动物会以麻和树皮为食,除非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才会吞噬树皮里的微生物。
突然一下,李孟羲灵感便立时来了。
微生物!
难道说,麻往池塘泡,是因为微生物吗?是因为微生物把麻这类植物的某些物质分解掉了吗?然后,某些物质分解了之后,麻也好树皮也好,才能熬成浆?
一想,极有可能!
李孟羲嚯的起身,朝外走去。
“哥哥,你zhua,俺也去!”
李孟羲停下了,他笑着看着弟弟,“走,小砖,咱去看看,水到底能不能把麻吃了。”
弟弟跟了上来,李孟羲拉起弟弟的小手往外走。
低头看着自己的小弟弟,李孟羲眼中异彩连连。
话说,小孩子的想象力真是天马行空啊,麻往水里放,问弟弟这是为何,弟弟说,喂鱼的。
笑了,但凡是个略微大点的孩子,就决计不会这么想。
然而,这竟是接近真相的答桉,把麻往水里放,竟然真是为了让水里放东西把麻“吃”了。
弟弟天真可爱,想问题的思路很简单,把麻放进水里,这个问题对小砖来说,就是把东西放水里。
以小砖天真的想法,东西放水里,是要洗澡的。
可李孟羲说,不是洗澡。
小砖便想,不是洗澡,那放水里,是喂鱼吃的。
看似天真幼稚,然而小砖想的却是最合理的可能。
往水里放东西,要么就是为了清洁,要么就是钓鱼或者喂鱼之类让鱼吃的情况。
最合理的可能只有此两种。
所以,真理就包含在最简单最直接的感觉之内。
把麻和树皮放水里,既然不是为了清洁,那就是为了喂鱼。鱼既然不吃树皮,那就是喂其他东西。
古人不知什么东西才会吃树皮,李孟羲知道,是微生物,微生物的分解作用。
大雪天,渴求一个答桉的李孟羲,拉着弟弟步履匆匆的去找造纸匠人们。
可造纸匠人们已经派出了,也不知匠人们跑去哪里了,一个人没有。
李孟羲只能直接召集人手四处寻找。
不久,有士卒来报,说找到了一人。
李孟羲便匆匆找了过去。
找到的造纸匠人,竟然是在巨鹿城里,巨鹿城东南角,那里是有一个大粪坑的。
李孟羲就在粪坑那里见到了一个造纸匠人。
不知为何,李孟羲到来时,造纸匠人竟然有些遮遮掩掩又心虚又像被撞破了秘密的尴尬模样。
李孟羲急求答桉,见了人,他立刻问,“某方才想起一事,都说将树皮生麻沉于塘底,可若是将生麻沉于臭水沟里,或者粪坑里,能不能更快成纸?能是不能?”
造纸匠人尴尬的搓着双手,嘿嘿直笑,“能!确是如此,麻放臭水沟里沤着,三两月时间就能沤烂,麻沤烂了便能做纸。”
心中的猜测得到了确定,李孟羲开心的笑了。
果然如此,是微生物啊,把树皮生麻沉塘,是利用了水里的微生物的分解作用。
同理,既然是要利用微生物,那何不将麻丢到臭水沟里,甚至粪坑里呢?
要知道,河水里虽然有微生物,但是河水毕竟干净,微生物数量不多。
可臭水沟,简直了,微生物简直太多了,要是粪坑里,微生物就更是多的可怕了。
于是,将生麻,树皮等植物材料,放臭水沟里,处理效率十倍于沉塘。
再说为何有些造纸匠人知道生麻沉臭水沟的方法,缺不跟李孟羲说呢?
这是因为,密技不外传也。
有时,不传之密不过就那回事。
寻常人造纸,将麻沉塘,可是有部分匠人发现在臭水沟沤麻更好,有了这个更好的处理生麻的方法,造纸的成本比别人低了数倍,很能赚钱,于是,这部分人便把这个极有价值的方法秘密藏了下来,只传给自家人。
秘密就那么点儿,只是生麻沉塘变成生麻沉沟而已,然而就是这么一点秘密,就足以让一家造纸人家数带人都过的殷实富足。
这就是没什么,明明有造纸匠人知道沉沟沤麻,却偏偏不说装湖涂,只说将麻沉塘这个早已白之大众的方法,匠人们私藏秘密而已。
李孟羲在粪坑边截住造纸匠人时,造纸匠人为何尴尬又遮遮掩掩,真相也在这里。
李孟羲是直接撞到了造纸的不传技艺,造纸匠人因而遮遮掩掩。
当李孟羲又一口道出沤麻法之后,匠人因何尴尬,不难明白。
得知了答桉的李孟羲,带着弟弟回了城主府,匆匆将刚想明白的造纸术原理写下。
李孟羲提笔唰唰写着,小砖就爬李孟羲背上看着。
小砖不识几个字,李孟羲写完,小砖好奇的问,“哥哥,你写的什么吗。”
弟弟可是帮了大忙的,李孟羲很开心,“来,小砖。”李孟羲把弟弟从背后拉到前边,亲昵的抱在了怀里。
李孟羲就跟弟弟讲了起来。
“造纸的时候,为什么要把麻沉到塘里呢?”
“不是洗澡。是让水里的东西吃的。”
“不是鱼,鱼不吃麻,是一种非常小的,叫做微生物的东西。”
“这种小东西,比灰尘还小,人是看不见的。就是这种细菌,把麻里的东西吃了。”
“然后,等细菌把麻里东西吃了后,麻放到水里煮,才能把麻煮成浆。”
李孟羲很有耐心的教弟弟自然科学知识。
稀奇古怪的知识讲完,弟弟好奇的问这问那,弟弟问细菌为什么叫细菌,比灰还小,那人看不见咋办,等等问题。
到最后,弟弟问,“那哥哥,为什么得细菌把东西吃了,麻才能煮成浆,那不吃就煮不成吗?”弟弟瞪大着眼睛好奇的问。
“额,应是这样的。细菌把麻里有些东西吃了,剩下的东西才能煮浆。”
小砖并不满足于此,小砖疑惑更深了,他皱起眉头,“那哥哥,那细菌吃的是什么啊?为什么剩下的才能煮浆吗?”
“额……”这一下,把李孟羲给问住了。
对啊,麻里边到底是什么,阻止了麻被煮成浆?非要利用微生物将这一部分物质分解了,剩下的才能造纸。
这微生物吃的一部分是什么?剩下的肯定是纸的部分。
李孟羲陷入了沉思。
一旁,弟弟也想了一会儿,“哥哥,那咱们不让细菌吃咱们东西,咱们自己把东西拿出来,自己煮浆,不让细菌吃,咱不让他吃。”
弟弟小气的,他肯定误解了什么,他肯定把细菌当成偷吃家里鸡食的鸟雀了,不想让细菌吃麻里的东西。
李孟羲不由又笑了,笑完,李孟羲沉思起来,(对奥……麻里边,树皮里边,阻碍成浆的是什么?如果不利用微生物,有没有别的方法除掉这一部分物质?)
(后世造纸工业中,应该也没有利用微生物的,而是化学药品。)
(是什么?造纸属于科技水平不需太高的产业,用不到太复杂太高级的化学药品,化工产业用到的关键化学药品,会是什么?酸?碱?盐?油脂?)
李孟羲隐约触碰到了什么东西。
眉头紧皱着,李孟羲提笔,写下补录。
【树皮生麻等物中,共有一物,此物阻扰制浆形成。
此物为何,不知。
除此物之法,除利用微生物,当另有方法,用化工药剂。工业造纸,似乎不用微生物。
造纸为低技技术,既是低技技术,就不需高级复杂化工药品。
既只需低级化工药品,低级化工,酸,碱,盐,油脂,金属,还有,何物?
思汉时工技,酸应有,绿矾油是也,碱可以草木灰,石灰水,盐有,油脂易得,各类金属,易得。或可一试。】
写完,李孟羲长舒一口气。
转头看,弟弟小砖在一边安静的玩着手指。
李孟羲面带笑意看着弟弟看了良久,“小砖,你觉得,为什么麻里有种东西让细菌吃了才能煮浆,细菌不把他吃了,就煮不了浆了?”
“不让细菌吃!不让他吃咱们东西!”弟弟撅着嘴吧,很不开心。
李孟羲哭笑不得,“好好,不让细菌吃。那咱们把麻里这个东西拿出来,麻就能成浆了,不拿出来,麻就成不了浆,哥哥想不明白,这个东西,到底是什么。你帮哥哥想想。”
小砖扣着手指头,想啊想。
什么东西,有他煮不了浆,没他才能煮浆。
小砖歪着头想了好一会儿,浆,在李孟羲这里,可以是纸浆,可以是水泥浆,可以是药浆,然而,在小砖这里,浆就是面浆啊,米浆啊,吃的。
小砖想啊想,想到底是啥,有他煮不了浆,没了才能煮浆呢。
终于,小砖想到了。
“是鸡蛋吗哥哥,鸡蛋打开能煮鸡蛋面浆吗,不打开,就煮不了浆,是不是?”
正在深思的李孟羲,愕然转头看向小砖。李孟羲愣了良久,然后缓缓笑了。
明白了,是鸡蛋,就是鸡蛋。小砖说的队!
如果说造纸用的是麻里的纸浆物质的话,那干扰麻被煮成浆的东西,就是等同于蛋壳啊,就是这种类似蛋壳的东西把纸浆材料限制住了,纸浆材料出不来,才不能成浆的。
鸡蛋,鸡蛋壳……
难道说,造纸的纸浆用的是植物细胞里的东西吗?微生物的作用,是把植物细胞壁分解了?
可是,似乎不对啊,造纸用的应该是植物纤维,纸的最基础组成部分是纤维。
那么,麻里边锁住植物纤维的成分,就是影响造纸成浆的成分。
这个把植物纤维锁在一起的玩意儿,能被微生物分解掉的玩意儿,是什么?
李孟羲又想不通了,他皱着眉头,在造纸术上又补写了些内容。
【纸张构成乃是植物纤维。
生麻与树皮中,含有锁住植物纤维的成分。
只有除去这一类成分,植物纤维才能散开,才能被煮成浆。
去除此类成分,是造纸术核心关键,也是利用其他更宽泛的植物性原料造纸的关键,如竹,木,麦秸,树干,等等材料。】
植物纤维,是什么东西把植物纤维锁住了,只要能弄明白怎么去除这一部分物质,李孟羲知道,肯定能让造纸术取得划纪元的突破。
到时,拿麦秸都能日产千吨的纸,不必再局限于麻和树皮了。
可是,这玩意儿到底是什么,又怎么去除?李孟羲不能得解。
长舒了一口气,李孟羲抬头看向自己的弟弟,李孟羲越看越是满意,自己弟弟很聪明的奥,又或者说,小孩子拘泥于经验与规则的天马行空的思路,更接近于科学思维。
就比如破解象形文字,小砖就能看出来文字像什么事物,其他小朋友也能联想的到,而大人,一堆读书人们,一个象形文字都破解不了。
曾经教弟弟学字时,李孟羲就发现小孩子的思维方式更容易破解象形文字,现在又是如此,李孟羲神奇的发现,小孩子思考问题的想象力,简直有超乎一般的直指真相的直觉。
拿起造纸术,认真看了一遍,李孟羲再看了看弟弟,李孟羲有了一个绝妙想法。
“小砖,造纸的时候,要把麻剁碎了,一直煮,煮好多天才行。
这是为什么?为什么非要煮好多天?”
小砖依然心不在焉的玩着手,“是煮不熟吗?得多煮煮?”小砖瞪着天真的大眼睛随口就是说到。
李孟羲表情复杂的看着尚还年幼的弟弟,他心呼卧槽,沃日,日了狗了。
好一个煮不熟。
麻又不是鸡蛋,怎么会煮不熟。
然而,这又是真相。
跟牛肉一样,跟粥一样。
为什么粥煮一会儿就行,牛肉得煮半天,牛肉煮不熟啊。
同理,李孟羲明白煮纸浆为什么要一连煮好多天了。
煮不熟啊,跟牛肉得煮很久的原理一样。
那么,牛肉不容易煮熟,想快些煮好,可以提高温度,提高温度的方法,高压锅……
李孟羲目光闪动,他脑海中思路飞转。
(是了,造纸得加一个高温高压环境,普通的沸煮方法,得煮几天,做个大的高压锅,煮纸浆半天就好,还省柴,还能让纸浆分解的更彻底。
汉代造纸缺少高温高压过程,说不定这就是现代造纸跟古代造纸的一个决定性差别……
说不定高压锅做出来,高温高压环境下,能有更重大的发现也说不定……高温高压下造纸,乃是整个古代造纸技术所未曾触及的领域,说不定,造纸术重大变革,就在这个古人所未涉足的条件下……)
李孟羲瞬间决定了,要造高压锅,就还按匠人们的造纸方法,把生麻放进高压锅里,极高温高压条件下,煮一下试试。
李孟羲隐约觉得,自己抓到了造纸术一个重要技术关键点,他都有些心潮澎湃了。
良久后,李孟羲转头看向自己年幼的小弟弟。
这孩子,才三五岁啊。
为什么,一个三五岁普普通通的小孩子,每每思考问题,思路总是与常理不同,可为什么,每每很幼稚的思路,竟总是真相。
难道,科学就来源于最朴素的想象力?难道,想象力这东西,真是最宝贵的财富不成?
李孟羲不知答桉。
李孟羲知道,想及匠人们为何要煮碎麻一煮要煮几天,李孟羲知道,自己一瞬间想到的,为什么要煮几天肯定是因为煮一天不够,这是经验,这是对行为模式的了解和逻辑的分析,然而,这无关真理,李孟羲知道,自己绝想不到“煮不熟”这个直扑天真的答桉。
同理,生麻沉塘底,李孟羲知道,自己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把麻丢塘里,是让鱼吃的,是让微生物吃的。
李孟羲只能沉默,他明白,自己的想象力,早已经没有了。
而弟弟。
李孟羲看向弟弟。
弟弟说饿了,想吃饭。
李孟羲开心的笑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