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动不了暂且不管,李孟羲试着走两步,接着又哐哧哐哧小跑两步。
跑起来,膝盖撞到裙甲上,腿都迈不开。
低头看着如同是围裙一样的的裙甲,甲裙把前边全挡住了。
李孟羲眉头皱起,思考了半天,他想起问题在哪了。
好像,步人甲甲裙不是一整个的,而是开叉的裙,从腿中间那里剪开了。
从防御角度考量,甲裙跟围裙一样全部遮挡,自然防御没有死角,防御很强。
可是,穿围裙跑步都会影响腿迈动的动作,甲裙那么硬又那么重,就更加影响腿部动作。
所以,得把甲裙从中间剪开,解放双腿。
这样,就迈的动步子了。
以前很不理解的一点,不理解铠甲裙甲为什么做成开叉的,既有破绽,又不美观,现在明白了。
除裙甲未分叉的这个问题,还有,胸甲的问题。
胸甲做的有点大了,因此,腹部那里,直往下坠,很不舒服。
可以用绳子给绑着,让铠甲更加贴合身体,穿着更舒服一点。
束甲绳……亦或是,某些神像,如同四大天王像身上的铠甲一样,有束甲带。
据说,四大天王身上的铠甲样式,来源于宋甲。
也就是,跟步人甲有些关联……
想到这里,李孟羲思路又转,他开始想小时候去庙里看到的四大天王像上的细节。
好像,四大天王像肩甲上还有兽吞。
这个兽吞,李孟羲往左右肩膀上看了一眼,他看到,编甲时是先编的甲主体,袖子是后边再接上的,胸甲肩部位置和臂甲接口那里,有比较大的缝,甲绳露出来的比较多。
原来,因为结构关系,扎甲肩膀接袖子的地方,是必然会有强度缺陷的,接缝处也是铠甲结构薄弱点之一。
那么,在肩甲上加两个肩吞,刚好把肩甲缝给挡住了,等于把防御缺陷部位给特意增强了防御。
奥,原来是这样,原来兽头肩吞,不仅仅是装饰那么简单。
肩吞做成兽头形状,的确是装饰作用,但是,肩吞本身起的是增强防御作用。
连板甲也有肩部加强的块,因为板甲肩与臂活动的位置,也是强度相对薄弱的地方。
四大天王身上的甲,还有大块的护心镜,抱琵琶那家伙,胸前大护心镜,一边一个。
护心镜,“明光甲?”李孟羲低头看向胸口密匝的甲片,他一时想不明白,护心镜是如何给编到甲片上的?
还是一块铁片单独直接绑上就好?
铠甲中的唐明光铠,这铠甲自带护心镜加强,怎么做到的?
板链结合?
正这么想着,围观的人群中,挤出了一个身影。
刘玄德看这边人围了一堆,还以为出啥事了,挤出来一看,看到李孟羲身上包裹的如同铁坨的甲,刘备眼睛亮了。
“羲儿。”刘备走过来,叫道。
李孟羲从沉思中回过神,他抬头,看见刘备走过来,“啊?”
——
虽说每日事务繁忙。
但军中有些事是不能耽误的。
比如,推行知识,教各百夫长什长知识,然后再由这些低级军官往下推行。
但凡是战兵,都他妈的得学习,不学不行,新降的黄巾兵也得学习,黄巾降将王路,也得学。
黄巾兵们还没经历过学习的事,今日李孟羲得亲自前去盯着了,得看一下。
此时,有一个问题。
学习进度参差不齐的问题。
义军老兵已经学了很长时间了,四则运算,差不多都掌握了。
而黄巾新兵,刚开始学。
如果再从头开始,从十个数字开始教,那就把老兵的学习进度耽误了。
如果不从头开始教,那黄巾新兵就教不会。
问题要说解决,也好解决——分班就行。
把学习四则运算的一整个过程,分多个阶段。
学会数字十个数字,第一阶段。
了解数位知识,第二阶段。
开始学习加减运算,掌握基本的运算符号,第三阶段。
学会乘除运算,第四阶段。
复杂加减乘数四则运算并竖式计算,为第五阶段。
这么一分,那么,分五个班级,就把军中学习进度不一的问题解决了。
新加入的黄巾兵,直接去一年级,从头学学十个数字,学会的,掌握熟练的,再去二年级,不熟练的,还待在一年级。
这样,既不耽误那些学的快的人的学习进度,也减少了大量的重复和时间浪费。
李孟羲来到地方的时候,众伍长什长席地而坐,准备等着开课。
李孟羲走到前边,众人目光都往他身上看,都对李孟羲身上的铠甲感到好奇。
李孟羲看了一圈,没有看到其中有新降的面孔。
想起来了,黄巾王路部投降,除王路本人去当关羽副手,其他黄巾大小将官,千夫长,百夫长,伯长什长之类的,全部捋去了官职,吸纳进战兵营,成了普通一卒。
也就是说,黄巾降兵被肢解的一干二净,一个担任军官的都没有。
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,义军老兵已占尽了先发优势,扩军越快,老兵升官就越快。
而真论个人能力,老兵并不一定比黄巾降兵中的那些百夫长能力强。
这可谓,赶上风口了,无数人得以乘风而起。
想到应该划分班级,以提高教学效率。
于是,李孟羲便想把这段时间的教学情况,彻底排查一遍。
“百夫长出列!”
李孟羲下令。
数人站了出来。
“且背九九乘法表。”李孟羲提问。
数个百夫长一个挨一个把九九乘法表背了,李孟羲从中抽查,也是没有错的。
早段时间,关羽给出的主意,拿百夫长们杀鸡儆猴,每教完一课,就提问百夫长,要是学不会,军法惩治。
可想而知,在此压力之下,百夫长们是学习最刻苦的,不刻苦就要挨鞭子了。
往后,再提问下边的什长伍长,给他们出了一些算式题,都算对了。
看来数学加减乘除四则运算,当真是难度不大。
成年人学起来,进度飞速。
最后,李孟羲便把分班的事和战兵们说了一通。
分班分成五个班,学习难度次第增加。
一年级先数字,二年级数位,三年级加减与符号,四年级乘除运算,五年级加减乘除混合运算。
以后,七日一考试。
数字学七日,考试,通过了,进二年级,再在二年级学习七日,再考试,通过了,进三年级。没通过,继续在二年级学习,学满七日,继续考试。
每个年级都如此。
然后,是把班级框架初步搭建。
五年级,加减乘数四则运算全部学完的人,开始学别的。
由李孟羲刘备或者关羽来教。
四年级的教师人选,是几个百夫长。
一二三四年级的教师,什长伯长们就能担任。
每级,分五个班,一班,四十人。
以目前的战兵人数来看,够了。
以后再上课,战兵们就可以全来了,一同上课,不局限于什长伍长们。
等李孟羲把班级分好,人员大致拉齐,天可又黑了。